English

计算机·电脑·文化

1999-05-0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●舒建华 我有话说

计算机一开始不叫“Computer”。那时候,计算机都享有专名,不能随便叫的。比如第一台计算机“爱尼亚克”(ENIAC)是1943年由美国陆军弹道实验室投资兴建的,前后耗资50万美元,名字叫“电子数字积分机”(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)。40年代末,冯·诺依曼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研制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小、性能最好的计算机,干脆叫“高等研究院机器”(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Machine)。这些名字外人几乎都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为何方神圣。“高等研究院机器”听起来像台粒子加速器。“Computer”最初是指人,而且有特别的性别之分。它专指给计算机编制程序的工作人员,而这些工作当时清一色由妇女来承担。所以,一位“计算员”或“程序员”就叫做“Computer”。那时候,计算机还不配享用这一名称。有点像赵老太爷刮阿Q耳光时说的“你也配姓赵”?

“爱尼亚克”时代,计算机的速度实在太慢太笨。晶体管的出现是一场革命,接着又是集成电路、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芯片)。计算机的“大脑”容量不断在扩增。我们中学里学到人类进化时,老师总用大象、猴子的脑袋重量与全身体重的比例来说明人类智力的进化。计算机的进化也有类似之处,“爱尼亚克”占地一千来平方英尺,重达30余吨,而“高等研究院机器”比它小巧聪明得多。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,计算机的“脑袋”和“体重”的比例越来越和谐,它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高。计算机软件的概念也随之出现。1964年,IBM公司耗资数亿美元开发出第一个操作系统(DOS)。这一工作若由一位程序员来做的话,需要500年。这时候,“人工智能”也露出苗头,“计算机辅助设计”(CAD)也问世了。计算机的地位日渐巩固,人们开始有点刮目相看了,于是叫它“电子脑袋”(Electronic Brain)了。“电脑”一词在60年代开始流行。谁都说这名字生动、响亮,带着人情味。“计算机”和“电脑”是一回事,又不是一回事。前者是专业术语,精确又有些生硬,因为它指向物体;后者是个通常的比喻,含糊又带人情味,因为它指向人体。任何东西,只要和人沾边,就会变得亲切可爱。

在我报考大学的时候,计算机是个最热门的专业,在好多人眼里,上大学不念计算机系,等于白考了一回大学似的。我念的是文科,而且是文科里最“土”的一门——中文。每当见了计算机专业的人,自觉气短三分。学校规定,计算机是必修课,学文的也要去“开洋荤”。每当上机时,大串的指令当场就让人犯迷糊。所以时至今日,凡有人跟我说他(她)会编程,我就肃然起敬。

我不知道什么时候“计算机”的称呼渐渐发生了变化,如果你稍微留心一下,就会发现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,“电脑”的呼声要远远高出“计算机”。不信,你有没有听人说过“586计算机”?大家都把“386”、“486”、“586”和“电脑”搭配。没有人会说“我买了一台586计算机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
这就是一个文化问题了。

“386”的学名是“80386微处理器”,是英特尔公司1984年正式研制出来的。1986年康柏公司推出第一台使用这一微处理器的个人电脑,它的性能和70年代的小型机及60年代的大型机相当,而价格呢?不是数万、数十万美元,而是几千美元。这也是一场革命,如果要讲电脑文化的话,“386”是个里程碑。

电脑本来没有文化,用的人多了便有了文化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